当前位置 :
从业资格考试《下面是关于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情境1:一天放学后,高一学生张欣因送生病的同学,回家时间比平时迟了一个多小时,当张欣推开家门,着急的妈妈过去说了她几句,指责嘱咐》相关问答题
 更新时间:2024-03-28 17:34:45

1、【题目】下面是关于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

情境1:一天放学后,高一学生张欣因送生病的同学,回家时间比平时迟了一个多小时,当张欣推开家门,着急的妈妈过去说了她几句,指责嘱咐回家不要太晚,但张欣暴跳如雷“你不相信我!”叫道,你们总是告诉我该做什么,实则不相信我”,情绪激动,头也不回走出家门。

情境2:初二学生王芳很喜欢好朋友丽丽,在其眼里的丽丽很完美.不许别人说丽丽坏话,可是发现,王芳听说好朋友丽丽把自己告诉她的秘密泄露出去,勿匆找到了丽丽,对她大声呵斥,指责她是骗子,再也不信住她了。

情境3:初三数学模拟卷发下来了,岳勇取得上初三以来最好成绩.非常高兴,想欢呼。但她得知本次考试中大多数同学成绩不好,按捺了内心激动,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1)结合材料,分析中学生情绪发展的主要特点。

(2)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答案:

解析:

1、【题目】案例分析题;

汤老师接手3班班主任一个月了,他在课间经常把做作业的同学“撵”出教室,还“异想天开”的让学生自主设计去世界文化遗产地考察路线,让学生模仿在联合国发言,让学生设计一次公益募捐的方案。

就在其他老师议论汤老师的这些做法时,他有在“折腾”分层教学,现在他需要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上课要同时兼顾班上多个小组的学习状态.....有老师建议他少“折腾”,还说:“你关注大多数学生就行了,何必那么费劲,再说即使你这样辛苦也不一定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汤老师依然坚持他的做法,在经过多次实验后,他慢慢发现分层教学,还有很多窍门,比如可以把分层教学与“小先生制”致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所思所得。例如,在学完《屈原》之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读后感、有续写、改写,有诗歌、图画、短剧,角度多样,观点鲜明。一段时间后,汤老师发现学生越来越乐于在作业中另辟蹊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汤先生的行为。

答案:

汤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他践行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要求。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材料中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异想天开”的让学生设计路线、方案、发言等内容,充分体现出汤老师能够看到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在分层教学时,让学生总结所学所思所得,关注了学生的发展过程,把学生看成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是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材料中汤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学生的作业类型有读后感、续写、改写、诗歌、图画等多种形式,体现了学生自身的个别差异,充分体现出汤老师能够关注并发展学生的独特性。

再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汤老师通过分层教学和“小先生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设学习内容和作业,充分体现出汤老师能将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使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最后,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材料中汤老师能够进行分层教学的学习,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受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且在其他老师的质疑下仍坚持自己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汤老师教学中践行了教育公平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履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怎样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答案: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1)德育;( 2)智育;( 3)体育;( 4)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嘉奖业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答案:

教育目的: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基本精神:

(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

答案:

教学过程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必然的联系。按照上述对教学过程的理解,教学过程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统一。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下面是关于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

情境 1: 一天放学后,高一学生张欣因送生病的同学,回家时间比平时迟了一个多小时, 当张欣推开家门, 着急的妈妈过去说了她几句, 指责嘱咐回家不要太晚,但张欣暴跳如雷“你不相信我!”叫道,你们总是告诉我该做什么,实则不相信我”,情绪激动,头也不回走出家门。

情境 2:初二学生王芳很喜欢好朋友丽丽 , 在其眼里的丽丽很完美 . 不许别人说丽丽坏话, 可是发现, 王芳听说好朋友丽丽把自己告诉她的秘密泄露出去,勿匆找到了丽丽,对她大声呵斥,指责她是骗子,再也不信住她了。

情境 3: 初三数学模拟卷发下来了,岳勇取得上初三以来最好成绩. 非常高兴,想欢呼。但她得知本次考试中大多数同学成绩不好,按捺了内心激动,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1)结合材料,分析中学生情绪发展的主要特点。

(2)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答案:

(1)第一,爆发性与冲动型。青少年学生对各种事物比较敏感, 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心理行为自控能力弱。一旦激起某种性质的情感, 情绪就如火山般猛烈爆发出来, 表现出强烈的激情特征。材料中,像情景一中的张欣同学,面对妈妈的质问,暴跳如雷,并情绪激动的离开家就反应了这一点,

第二,不稳定性和两极性。青少年学生情绪虽然强烈,但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 他们对事物的看法较片面, 很容易产生偏激反应。材料中,情境二的王芳同学,认为好友丽丽是完美无缺的人,一开始特别喜欢,但是当得知好友丽丽把自己告诉她的秘密泄露出去的时候,突然就改变了对好友的看法, 并认为她是大骗子, 这种态度的反差非常大, 体现了情绪的不稳定性和两极性的特点。

第三,外露性和内隐性。他们既能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情感的反应,对外界事物的喜怒哀乐形诸于色,淋漓尽致地抒发他们的内心感受; 又能逐渐掩饰、 压抑自己的情绪, 使这种情绪的表露带有很大的掩饰性, 并逐渐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材料中,情境三的岳勇同学, 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后, 明明内心很激动, 却故意的克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了内隐性。

(2)指导中学有效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如下:

第一,尊重学生,民主平等;

第二,时刻注意,恰当引导;

第三,营造环境,树立榜样;

第三,创设途径,传授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案例分析题:

晓宁平时没有复习的习惯,还有一周就要期末考试了,他开始着急起来,并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他觉得只要自己努力,反复背诵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所以,只要有时间他就去背——背外语单词,背课文,背语法,背数学、物理公式和化学方程式等,不会合理安排时间,连课间休息也不放过,从晚上背到深夜,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接着背,以致到了头昏脑胀的地步。他从没有哪次考试像这次考试下这么大的功夫,自以为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然而,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各门功课成绩都很不理想。他很失望,百思不得其解,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问题:

(1)简述学生应该如何有效进行复习。

(2)请指出晓宁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案:

(1)学生有效复习的方法如下: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的规律来进行复习。一般来说,当天学过的内容要在当天之内进行复习。

2、合理分配时间。高效利用早上和晚上的时间,减少抑制干扰。

3、做到分散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式多样化,可以采取整体复习、部分复习和综合复习,其中综合识记效果最佳。在期末复习全学期的功课时,采用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更好。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第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超额学习程度达到150%时,效果最佳。

(2)晓宁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做到及时复习和经常复习。及时复习是指学完知识之后马上进行复习。材料中,临近考试前一周,晓宁才开始着急复习,表明他在平常学习过程中没有及时复习和经常复习。

2、理安排时间,制定合理的计划。材料中,晓宁只要有时间就开始背诵,而且各种内容都背诵,表明其对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都未合理安排。

3、方法单一,机械背诵。材料中,晓宁认为只要反复背诵就能取得好成绩,而且仅使用这一种方法,说明他复习方法单一,只是机械背诵。

4、做到将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材料中,晓宁从早上背到深夜,而且只要有时间就去背诵,连课间都不放过。

5、除抑制干扰。材料中,晓宁背诵内容时,是将所有学科的内容都放在一起背诵,容易造成学科之间以及相似内容的干扰,所以导致背诵和复习的效果不佳。

6、动机过高。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材料中,离考试只有一周,晓宁又发誓要取得优异成绩,动机过强,造成头昏脑胀,复习效果不佳。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答案:

解析:

【从业资格考试《下面是关于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情境1:一天放学后,高一学生张欣因送生病的同学,回家时间比平时迟了一个多小时,当张欣推开家门,着急的妈妈过去说了她几句,指责嘱咐》相关问答题】相关文章
查询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查询网(025771.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查询网 025771.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6954号-22